当前位置: 首页 >金融 > 正文

世界热文:绿水镇:三级联动产业兴

2023-06-29 15:10:43 来源:恩施日报

全媒体记者 向相辉 通讯员 刘左华 向家厚

初夏时节,来凤县绿水镇庄稼泼绿、牛羊欢歌,好一幅乡村振兴画卷。

近年来,该镇构建“乡镇党委帮扶企业、农村党组织问诊产业、党员干部带头兴业”的三级联动机制,充分发挥党建联建横向集成、纵向贯通作用,有效解决农村产业振兴中的难点、堵点,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好路子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政府:请来能人建车间

6月20日一大早,绿水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黄孜照例前往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烘烤房建设进度。

“要抓住当前的晴好天气,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。”黄孜对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浩碧说。

2018年,绿水镇老寨易地扶贫集镇安置点建成,该镇12个村59户200名易迁户入住。

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2020年,绿水镇决定在老寨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,解决易迁户就近就业问题。

当年5月,黄孜得知来凤县电商协会会长唐浩碧的腊肉销售火爆。腊肉制品用工多,还可以解决农民生猪销售难问题,一举两得。黄孜便找到唐浩碧,建议她到绿水镇建腊肉烘烤车间。

经考察后,唐浩碧在绿水镇创办了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。

修建厂房没有地方,镇政府为其协调闲置厂房;用电出现难题,政府又协助国网绿水供电所为其解决。2020年11月,猪肉腊制品一推向市场便供不应求。

为把车间做大做强,去年3月,唐浩碧前去湖南安化考察学习,发现双层炕房可方便腊肉的放取,又能实现冷烟熏制腊肉,使得腊肉的口感更佳、风味更足,便决定回来后修建双层炕房。

得知这一情况后,绿水镇党委、政府为其争取帮扶资金,建起两栋双层炕房。

如今,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已从1栋厂房增至4栋厂房,并实现线下销售、线下线上“双轮驱动”,常年解决80名易迁户就业。

绿水镇班子成员分赴11家辖区重点非公企业,实行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助力企业健康发展。

村“两委”:引进专家解难题

6月21日,绿水镇香沟村,省农科院凤头姜绿色栽培基地,该院博士郭凤领正拿着尺子测量姜箭的长度。

“眼下雨水较多,姜田要及时排水,否则易造成凤头姜烂根。”郭凤领对姜农说。

香沟村是来凤县凤头姜主产地,种植凤头姜有40多年历史。全村6个组419户中206户种植凤头姜500亩。

2009年始,香沟村发生姜瘟病。叶子凋萎卷曲枯黄,成片倒伏,姜农损失惨重。

“一棵姜苗发病,很快扩散到整片姜田,雨水流到哪里就烂到哪里。”回忆起14年前发病的情形,香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林仍心有余悸。

2018年,省农科院生物农药中心博士胡洪涛等4位专家在来凤县推广凤头姜绿色栽培。

“到我们村去做试验吧!”李世林找到胡洪涛,并与其达成共建凤头姜绿色栽培试验基地协议。[page]

2018年秋季,3亩经过土壤生化处理的抛荒田凤头姜迎来丰收。

“每亩产量达2000余公斤,是未治理田的3倍多,凤头姜的‘不治之症’有救了。”姜农们奔走相告。

绿水镇18个村(社区)书记带领村“两委”因村制宜,发展油茶、雪茄烟、凤头姜等产业,请来华中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解决产业发展难题,让村级产业增产又增收。

党员:带领村民养羊

6月24日,绿水镇大堰塘村,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传出一阵阵“咩~咩~”声,养殖大户和云刚拿着羊鞭,悠闲地放着上百只黑山羊。

“老和,我家羊有点拉稀,不知什么原因,你来帮我看看嘛。”脱贫户杨爽打来电话。

“不要着急,我马上来。”和云刚骑上摩托车前往杨爽的放羊场。

今年50岁的和云刚有25年党龄。2019年初,在外务工的和云刚回到村里。春节期间,大堰塘召开党员会议,问计脱贫致富产业。

“大堰塘荒山荒坡多,养羊应该不错。”和云刚的建议得到村“两委”支持。

会后,和云刚便到江西、湖南、山东等地考察,发现黑山羊市场紧俏。

2019年清明节前后,和云刚投资5万元买回1只公羊和24只母羊,当起了“羊倌”。

作为党员,不光要自己先行先试,还要带领更多人致富。和云刚掌握黑山羊养殖和防疫技术后,决定带领村民一起养羊。

在他的带领下,大堰塘村12户村民开始养殖黑山羊。羊统一由和云刚销售到江西、湖南和周边县市,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。

绿水镇613名农村党员带领万余名村民种植凤头姜、油茶、雪茄烟等特色产业近3万亩,养殖黑山羊、恩施黄牛等优质畜牧品种2万余头(只),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。

姜农为凤头姜培土。 (资料图)

直播带货销售腊肉。 (资料图)

和云刚在牧羊。 (资料图)

标签: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