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指数是什么意思?
恒生中国企业指数(简称:国企指数或H股指数)反映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H股中较大型股的表现,与恒生指数不同,国企指数成份股的数目并没有限制,但必须为市值最大,且在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内的H股。
国企指数亦由恒生银行属下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。国企指数于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,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,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.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,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。
发展
国企指数于1994年8月8日推出,但基准日后来更改至2000年1月3日,基准日指数为2000点。恒指服务有限公司会每半年检讨一次成份股。
2006年12月27日,受惠于内地A股在圣诞节假期急升,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开市时已突破10000点,当日收市报10255.31点,上升665.24点或6.9%,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设立以来首次突破10000点。当日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更急升1249.96点或10.6%。
2007年9月19日,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设立以来首次突破15200点,报15255.49点。
2007年9月20日,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设立以来创下新高,收市报15,552.23点,升296.74(1.95%)。
什么是恒生指数?
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,基数点100点,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,仅供恒生银行内部参阅,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,开始点数是150点。
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,是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针,指数由若干只成份股(即蓝筹股)市值计算出来的,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70%,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属下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,公布成份股调整。
恒生指数最初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,基期指数为100,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,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。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,基期指数定为975.47。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、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。
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,指数共有若干只成份股(即蓝筹股)市值计算出来的,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70%市值,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属下恒指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计算。